2006年3月23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二版:时政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义气偏离法律就是穿肠毒药
白某挪用370万公款被捕
本报记者 仇健 通讯员 瑞检

  经不住朋友一声声“兄弟”相称,瑞安市飞云江农场第二分场场长白某一次又一次地将公款出借给朋友。近日,白某因涉嫌挪用公款被瑞安市检察院依法逮捕。
  飞云江农场第二分场场长的白某平时为人爽快,结交了不少生意场上的朋友。2004年10月14日,白的朋友吴某知道了白所在的二分场帐户里有300万元的专项资金后,便动起了念头,提出借款98万元的要求,并称只是为了存入银行做一个积分,以便日后生意上贷款时更方便。白明知这钱是专款专用,不得私自“拆封”,但经不住吴某一口一个“兄弟”的鼓动,于是在没有提请农场领导研究同意的情况下,私自给了将一张98万元的支票交给了吴某,并约定一个月以后相还。因为是“兄弟”,白某没有要任何“利息”。一个月后,吴某按约定将钱还给了白某。
  白某的其他朋友在听说了吴某顺利借款的事后,大凡在生意上遇到需要周转时,便第一个想到他。而白因为已给吴某开了绿灯,对其他朋友也只好“有求必应”。于是,10万、18万、35万、40万、50万,支票一张接一张,白某俨然成了资金的中转站。经调查,直到案发时,白某先后累计借出了370多万元,且大部分借款都没有借条,部分款项连白自己也不知其去向,案发前仍有40万元未追回。
  白某在看守所痛苦地摇头,他说,自己当初知道这笔钱不能他用,但就是顶不住所谓的“朋友意气”。白某告诉检察官,自己平时工作很不错,自己也知道将来可能会有进一步发展,所以想更大面积地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于是有求必应,虽然自己没有从中渔利,但最终还是违反了法律,进了班房。